您现在的位置: 白薇 > 白薇价值 > 正文 > 正文

鲁迅改编过歌剧版红楼梦为一个混血帅哥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4/2/25 15:39:19
北京中科忽悠 http://baidianfeng.39.net/a_bdfys/161223/5153156.html
二十世纪诞生过很多优秀的音乐家,对于中国来说,俄罗斯作曲家、钢琴家亚历山大·齐尔品是其中特殊的一个。因为他不但取得了杰出的音乐成就,而且在中国现代音乐刚起步的阶段,积极地伸出援手,当很多西方作曲家对中国音乐不屑一顾时,齐尔品成了中国音乐的一位热情推荐者。而他与中国的缘分,要从一次上海之行说起。亚历山大·尼古拉耶维奇·齐尔品,俄语名字叫АлександрНиколаевичЧерепнин(A·H·切列普宁),齐尔品是他的中文名字。他是美籍俄裔作曲家、钢琴家,出生于圣彼得堡的文艺世家,父亲是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的指挥,母亲是俄籍法裔画家贝诺亚与德国女钢琴家金德的女儿。他一出生就融合了俄罗斯、法国、德国和意大利的血统,从小沐浴在欧罗巴和亚细亚混合的家庭文化之中,这使得他爱好广泛,立志做一个“音乐的世界公民”。年,一次文化考察的机会,让他有机会来到远东,与中国进行“第一次亲密接触”。齐尔品的《升F大调第三交响曲》,也叫“中国人”交响曲,出版于年,全曲共有四个乐章。这四个乐章的乐曲都曾先后在他的三部芭蕾舞剧中使用过,齐尔品将这些音乐素材进行了整理,合并成了这首交响曲。因为乐曲中大量使用五声音阶以及中国民歌元素,所以这部交响便有了“中国人”。齐尔品热爱中国文化,但他最初被部分人误解,以为他是背叛十月革命的“白俄分子”。盖因十月革命之后,俄国贵族遭到清算,齐尔品父亲尼古拉举家离开俄罗斯,移居巴黎,这件事让部分左翼耿耿于怀。在当时,左翼内部流传着“赤俄”和“白俄”的说法。“赤俄”就是拥戴十月革命、亲近无产阶级运动的人,而“白俄”被认为是小资产阶级分子,无产阶级革命的对立面。但实际上,齐尔品并不排斥无产阶级革命。据维里·赖希的《齐尔品传》记载,齐尔品一家迫于*治气候严峻而离开了俄罗斯,但他本人不但欣赏十月革命吹鼓手马雅可夫斯基,还积极关心无产阶级的艺术事业。有一次,他在图书馆里读到马雅可夫斯基的诗作时,认为马雅可夫斯基的话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。齐尔品同情无产阶级的遭遇,只是他的家庭也深知,自己贵族一家的性质,注定让他们的苏联难以生存。年代,中国专业音乐尚处于起步阶段,齐尔品的到来成了上海滩一件盛事,他自己也立刻被古典和现代并存的上海吸引,醉心于十里洋场的耀眼与繁华。在接受《上海俄语报》记者的采访时,他说:“我希望你们能更深入理解我的想法。我到这里来是因为我的创作的需求。小时候,我同父亲一起在乡下会听到最纯真的,能体现人民心灵的民歌……这就是一切音乐的源头……我很想找到这样的地方,这里的普通百姓会用自己的心灵、内心的声音来唱歌。我相信,在这里,在远东,我能找到自己的理想。”齐尔品不仅在上海举办个人音乐会,与中国音乐家交流,还花时间去学习中国民族音乐、传统音乐,尤其是民间的歌谣、戏曲,融入到自己的五声音阶创作中。也是在上海滩,他与中国文豪鲁迅有过一次短暂交集。中国作家鲁迅由于对中国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产生了巨大兴趣,齐尔品希望找到作家,一同将《红楼梦》改编成为歌剧。可《红楼梦》篇幅绵长、格局深远,谁有能力改编这一部伟大作品呢?正当齐尔品苦恼之际,有人向他推荐了鲁迅,齐尔品当即决定写信给鲁迅,邀请他参与到《红楼梦》的改编创作中。据音乐家贺绿汀在《纪念齐尔品先生》一文中回忆:“他(指齐尔品)想根据《红楼梦》写一部歌剧。创作一部歌剧,请鲁迅先生替他写剧本。我把鲁迅先生的信交内山书店转去,居然得到鲁迅先生的回信。一俟他的病好一些,就可以着手写。不幸鲁迅先生一病不起,这件事也从此落空。”无独有偶,年,旅美音乐家欧阳美伦在拜访齐尔品的夫人李献敏时,后者也曾提到:“齐尔品非常欣赏鲁迅的《阿Q正传》,鲁迅曾答应为齐尔品写歌剧《红楼梦》的剧本。”不过,鲁迅究竟有没有给齐尔品回信,这件事在学术界依然缺乏书面证据。翻阅鲁迅书信集,除了在年5月28日,鲁迅简短写过一笔:“得G.Chereprin信。”之外,再无回信记录。鲁迅是否真有回信,学术界有截然不同的看法。一派以贺绿汀和李献敏的说法为依据,认为鲁迅确有回复,至于他为何不在信件里言明,是因为在年期间,鲁迅已被病痛折磨,身体衰弱。年4月末,鲁迅写了瞿秋白《海上述林》下卷序言之后,整整一个月没有写文章,而在他收到齐尔品信件那几天,“低烧总是不退,须藤医生频来诊视并注射。31日日记说:“下午史君引邓医生来诊,言甚危,明甫(即茅盾)译语。”六月三日,鲁迅无奈道:“我病加重,连字也不会写了。”另一派则认为:贺绿汀和李献敏是误记,鲁迅根本没有答应回信。或者说这所谓的答应,不过是鲁迅身边人的搪塞之词。这一方的代表意见是廖辅叔,他在《齐尔品与鲁迅通信问题小议》中指出:鲁迅“从来没有写过剧本,他是主张写作的分工的,依照他直截了当地拒绝白薇请他写剧本的先例,他是不会答应为齐尔品写歌剧脚本的”。廖辅叔同时也指出:“我们试想,要把《红楼梦》这样的煌煌巨著浓缩为一部剧本,需要怎样的惨淡经营才能弄出来,而且要写的并不是一般剧本,而是歌剧脚本,这是中国人还没有做过的新鲜事物,非要经过充分的准备、广泛参考有关的材料是不能轻易下笔的,而且歌剧的声乐部分除了宣叙调的文字比较自由之外,其余的咏叹调、重唱、合唱的歌词都是严格的韵文,还要表达剧中人物各不相同的身份和个性。要鲁迅这个重病在身的老人为一个素昧平生的外国人,拼了老命去承担这样一项陌生而又艰巨、吃力而未必讨好的工作,我以为是不可想象的。”无论如何,随着当事人的离开,这件事已经难以考证。年10月19日,一代文豪鲁迅去世,他与齐尔品的这段交集,就此遗憾告终。歌剧版《红楼梦》没有下文,至今仍是中国艺术界的一件憾事。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baiweia.com/bwjz/13733.html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白薇版权所有



现在时间:

冀ICP备2021024884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