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白薇 > 白薇禁忌 > 正文 > 正文

林徽因辩锋凌厉,为啥不反击影射她的冰心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5/1/23 15:52:35
林徽因文笔出众,辩锋凌厉,当冰心《我们太太的客厅》和钱钟书《猫》,用影射笔法,描绘甚至有损其形象的时候,一贯争强好胜的林徽因为啥没有拿起笔来,反击一番,以正视听呢?说起来,有以下几点原因:一是不便反击。不论是《我们太太的客厅》,还是《猫》,作者都是有备而来,都是文坛高手。都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后续准备。他们笔下的人物,都多少有些毛病,是被讽刺挖苦、教育帮助的对象,文章一出手,就站在了道义制高点上。作者首先严正声明,文学创作,纯属虚构,请勿对号入座。比如钱钟书说:“角色当然是虚构的,但有考据癖的人也当然不肯错过索引的机会、放弃附会的机会”。不过,钱钟书研究者张明亮说:钱钟书文艺作品的特点之一,是影射真人真事”其实大家都不是傻子,书中的人物影射是谁,大家都心知肚明。冰心、钱钟书笔下影射的人物不是一个,是一群,并且每个人物身上也包含着几个现实当中人物的影子。所以,如果林徽因提笔应战,有点力气使不出的味道。你为自己辩解,作者会叫撞天屈:我写的不是你啊!别人没有承认,你怎么跳出来了。捡钱捡财物,哪有捡挨骂的?影射别人的作品很让人有火发不出。这也是影射作品有魅力的地方,也是影射作品的可恶之处。二是不用反击。清者自清,浊者自浊。实践证明,不论《我们太太的客厅》,还是《猫》,不论作者是出于嫉妒还是出于批判,是出于展示自己文学才能还是启发告诫读者大众。他们作品的发表,对于林徽因及书中人物的形象并没有起到打压或降低的作用。《我们太太的客厅》发表后,林徽因的沙龙依旧车水马龙,在文坛的地位不降反升。种瓜得豆,效果相反,可能是冰心和钱老所料不及的。三是懒得反击。钱钟书的《猫》在影射人物上,下笔比《我们太太的客厅》更为刻薄。当时的文坛没有被钱老刻薄的不多。大家知道他的擅长和才能。他对谁都一样,对自己有时也嘲笑一番。即便日本鬼子侵略中国,飞机狂轰滥炸的暴行,在钱老的笔下也是一幅冷眼旁观,不屑一顾,事不关己的态度。时不时“抖个机灵”:“第六天日本飞机第一次来投弹,炸坍了火车站,大家才认识战争真打上门来了,就有搬家到乡下避难的人。以后飞机接连光顾,大有绝世佳人一顾倾城、再顾倾国的风度。”对于这样不嘲讽就不自在的写作习惯,有必要反击吗?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,大家都忙得够呛,哪有闲心陪你“吐槽”。冰心发表《我们太太客厅》的时候,人家小两口正风尘仆仆奔走于祖国大地,风餐露宿,进行野外古建考察。当钱钟书先生于年不畏艰难险和危险,返回已经沦陷的上海,构思《围城》和《猫》等名著的时候。林徽因和梁思成正在颠沛流离、病痛缠身的情况下,奋笔疾书《中国建筑史》。沉默往往是金。或许李四光先生的一段话可以反映林徽因的心情:“我总觉得骂人是一件不好的事,不管你是骂胜了还是骂败了;在个人方面没有得失,在社会上都有极大的恶果……如果他们变本加厉地骂起来,这个社会还可以居住吗?什么学问事业没有人过问么?现在我们这个中国,已经给洋人、军阀、政客弄到不成局面,指导青年的人,还要彼此辱骂,制成一个恶劣的社会,这还不是自杀,什么叫做自杀?”当然,也不都像林徽因这般“好欺负”。某作家《东藏记》里写了个人物,叫“尤甲人”,身份是英国留学归来,住在“刻薄巷”一号,“发表的言论便带有刻薄巷的特色”。尤甲人臧否人物之时,“只觉得自己异常聪明,凌驾于凡人之上,不免飘飘然,而毫不考虑对别人的伤害。”这里影射的是谁,不用猜都知道。傲气的张爱玲,公然宣称:“把我同冰心、白薇她们来比较,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,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,我是甘心情愿的。”苏青女士也不含糊:“从前看冰心的诗和文章,觉得很美丽,后来看到她的照片,原来非常难看,又想到她在作品中常卖弄她的女性美,就没有兴趣再读她的文章了。”瞧这姐俩牛的:一个瞧不起冰心的文字,一个看不上冰心的容貌。直接点名道姓,影射功夫也省了,倒是比冰心来得更直接。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baiweia.com/bwjj/15640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Copyright © 2012-2020 白薇版权所有



    现在时间:

    冀ICP备2021024884号-3